1.1何栢良指昨處理伊波拉防護不夠 (08:45)
稱收醫生傳來轉院照片 未全副武裝須檢討
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全球關注。本港昨日首現懷疑病例,一名32歲尼日利亞籍男子,上周四乘飛機抵港,昨晨起出現屙嘔
送過懷疑感染伊波拉病毒男子的救護車,
將病者送到瑪嘉烈醫院後一直停泊,沒接
載其他病人,直至當局得出化驗結果為止。(盧翊銘攝)
病徵,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其後轉送瑪嘉烈醫院隔離,昨晚初步化驗結果證實呈陰性,屬虛驚一場,患者目前情况穩定。不過,傳媒拍得這名病人轉院運送和在醫院急症室期間,醫護人員只穿上藍色保護袍、口罩和眼罩,有批評指防護裝備不足。
何栢良今早出席港台節目時說,伊波拉病毒死亡率達百分之六十,不能掉以輕心,香港是人口稠密大都市,不排除可能接收到潛伏期的旅客。昨天雖然是虛驚一場,但是有一點演習的味道,可測試本港的防疫系統,他認為是有做得不夠之處。

他指出,伊波拉病人其一病徵是嘔吐,而嘔吐物可能會噴到醫護人員的面部,所以照顧這類病人需要全副武裝,包括眼罩和面擋。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明報資料圖片)
重慶大廈法團指政府未有聯絡 (09:40)

重慶大廈有不少非洲旅客入住,但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林惠龍表示政府至今沒聯絡他們宣傳有關防範伊波拉事宜。
何栢良:新城病不會人傳人 (10:07)
農場死二千雞 快速測試今有結果
何栢良今早在港台節目中表示,今日將會有「新城病」快速測試結果,而「新城病」不是人傳人的傳染病,呼籲市民不用擔心。
鯉魚門度假村發現數百彈頭 (08:18)
昨晚近10時,度假村職員報案稱在一棄置儲物室內發現懷疑子彈。警方到場調查,在該儲物室內發現8粒已生鏽的懷疑彈殼,及兩個膠袋內裝有共約490粒已生鏽的懷疑彈頭。警員檢走該些懷疑彈殼及彈頭,交由軍械法證科人員檢驗。案件由柴灣分區人員跟進。
今日報章頭條摘要 (08:02)
《明報》報道,歷經多年爭拗,今年初獲分200億元身家的新鴻基地產(0016)郭氏家族長子郭炳湘,在與公司和平分手後,近期正蠢蠢欲動謀求復出。郭炳湘近月先後註冊新公司及將現有公司改名,籌組「帝國集團」。消息人士向明報指出,近期市場盛傳郭炳湘正在揀選適合「殼股」,擬借殼上市另起爐灶。
《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長曾俊華昨表示,本港第二季經濟增長放緩。在經濟情況不理想、失業率向上的情況下,如果再加上本地政局不穩,過去數年流入本港的萬億熱錢流走,可能引發一場「完美的金融經濟風暴」,為國際大鱷提供機會,後果不堪設想。他呼籲不同政見人士要互相尊重,「不要只高舉自己一方的人數,力數對方的『水分』」,指抗爭、鬥爭無助凝聚普選共識。
《信報》報道,政府將於本周五公布香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數據,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天特別在網誌中預告香港第二季經濟按季出現收縮,遠較市場原預期增長0.3%為差,是2011年第二季以來GDP再現收縮。他更警告,下半年香港將面臨四大經濟風險:美國或提早加息;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樓市再次升溫,資金若流出本港,股樓將受震盪;倘若本港政局不穩,更可能引發一場「完美的金融經濟風暴」,為國際大鱷提供機會,後果不堪設想。《大公報》亦是以此為頭條。
《經濟日報》獨家報道,樓價指數屢創新高,政府為加快私樓供應而提出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將於本月開始實行,令符合資格的25個補地價項目有望提早釋出6000伙潛在住宅供應。
《文匯報》報道,距離「8.17 和平普選大遊行」尚有一周,全城愛和平、反「佔中」的市民已摩拳擦掌,為香港繁榮穩定獻出一分力。根據「保普選 反佔中」大聯盟統計數字,開展簽名行動23天以來,簽名數目已衝破120萬大關,當中單是街站收集到的簽名已接近113萬。多個團體昨日繼續落區呼籲市民響應「8.17大遊行」,其中民建聯先後到西貢及將軍澳宣傳大遊行,不少市民亦明言暴力「佔中」不能忍,誓要在8.17當天站出來,為和平、為香港未來發聲。
《新報》報道,本港有飼養嘉美雞的雞場,累積有2000隻雞隻死亡,引爆「禽流感襲港」疑雲,令市民擔心於下月中秋節是否仍有活雞可吃。業界估計事件只是「發雞瘟」,市民毋須恐慌。嘉美雞負責人懷疑,由於雞場的供電和抽氣系統一度失靈,雞隻抵受不住翳焗,令抵抗力下降而染病死亡,又指病雞因未夠年齡,故並未流出市面出售。漁護署經初步化驗,顯示雞隻並非感染禽流感病毒,正進行進一步病毒測試,預計最快今日有結果。
《蘋果日報》報道,6歲半的劉弦(Arianna)自3歲練習高球,立下宏大目標,她小心翼翼道出夢想:「夢想係攞世界冠軍」。球車上還掛着毛公仔的小人兒,剛剛在今年國際大賽Callaway世界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及FCG國際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分別摘下亞軍和冠軍。多少父母月花萬元欲把子女訓練成「周身刀」,Arianna父母的法則卻是磨利一張刀,並與女兒從零開始一同學習高球,「想佢感到Daddy、Mammy同步,佢辛苦緊,我哋又辛苦緊,一齊努力」。惟隨着廉價私營球場陸續結業,世界冠軍的路恐更難行。
(即時新聞)
今最高32度 周三有大雨 (07:52)

本港今日部分時間有陽光,局部地區有驟雨。天氣炎熱,最高氣溫約32度。吹和緩西南風,離岸風勢間中清勁。
展望未來兩三天驟雨增多及有雷暴,星期三雨勢有時頗大。
重慶大廈西非客惹伊波拉虛驚
屙嘔求診即隔離 測試呈陰性
一度懷疑染伊波拉的尼日利亞籍男子,留港時一直住在尖沙嘴重慶大廈,據悉曾在大廈大堂嘔吐。當區區議員關注大廈衛生情况,微生物專家則指出,患者嘔吐物、排泄物均有可能帶有病毒,但認為伊波拉在本港社區爆發風險不高。
曾大堂嘔吐 大廈已消毒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32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本月7日從尼日利亞拉各斯經迪拜抵港,前晚起出現腹瀉及嘔吐,但無發燒,昨晨到伊利沙伯急症室求醫,再轉送瑪嘉烈接受隔離治療,晚上初步化驗結果顯示其血液樣本對伊波拉病毒呈陰性反應。據悉,伊院急症室因男子來自西非及屙嘔等典型伊波拉病徵,並無收歸病房,而直接轉送瑪嘉烈。
男子留港期間居住重慶大廈,該大廈保安主任張松基昨引述早更保安員說,該男子昨晨曾到A座大堂與他聊天,其間感不適,保安遂幫忙報警,但男子未等到救護車已嘔吐大作,在大堂留下穢物;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曾派清潔公司到現場消毒。有指男子居於A座6樓一賓館。
現場消息稱,男子約中午由同一輛救護車接送至伊院及瑪嘉烈,負責運送的救護員均穿戴保護衣及口罩等全副保護裝備,並按傳染病隔離規格直接駛上瑪嘉烈傳染病中心停車場,救護員則留守原地直至有測試結果。衛生署並沒透露該輛救護車是否曾接載其他病患。
過去1月沒去3爆疫國
衛生防護中心指男子過去一個月無去過其他3個爆疫國家(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塞拉里昂),亦沒接觸病人、動物或去過醫療機構。
專家:港爆發風險較低
中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表示,伊波拉病毒主要靠血液、體液及分泌物傳播,無論是嘔吐物及排泄物都有可能帶有病毒,消毒時也需做好防護措施。至於較多非洲人出入的重慶大廈是否高危感染地方,陳基湘認為伊波拉患者在發病後首兩三日病情已很嚴重,較難「周圍走」傳播病毒,相信傳播風險「低過流感」,反而醫護經常清理患者體液及分泌物,感染風險更大。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認為,香港與非洲接觸較少,相信伊波拉在港爆發風險較低。
油尖旺區議員關秀玲稱,重慶大廈住客及食客人口密集,又較多非洲人出入,認為衛生防護中心應加強該地方消毒及清潔,並多教育市民伊波拉病毒知識。

重慶旅館東主:自發留意非洲客
區議員:部分無牌經營難查資料
在A座16樓經營旅館的東主George Pannu表示,知道西非的伊波拉疫情,他從事醫療工作的朋友以短訊向他傳送病徵資料,他亦有抄下伊波拉疫情肆虐的國家,貼在櫃台上多加留意。他表示,他認識的其他重慶大廈旅館東主較少留意伊波拉疫情,甚至有東主不知情。他又指出,他的旅館只接待事先以信用卡付款預約的客人,而非洲旅客較少用信用卡,所以他每年只接待10多名非洲旅客,主要接待內地客。他說,來自尼日利亞的遊客大多旅費預算較小,所以會選擇入住低層較便宜的無牌賓館。
賓館:衛生署沒聯絡
亦有旅館負責人對事件大表緊張。B座3樓龍匯賓館負責人王女士得知記者身分,即怒氣冲冲表示懷疑有伊波拉的病人不是入住她的賓館,衛生署亦無人與她聯絡,要求記者不要「無中生有」。
在C座15樓一個旅館工作的職員Rahmzy則表示,不知道大廈內有住客被送院,擔心大廈可能出現伊波拉病毒,會多留意住客有否出現發燒等病徵。
B座16樓一間非洲菜餐廳的職員說,不擔心大廈可能出現伊波拉,認為當局在機場的檢疫工作足夠防止伊波拉傳入。
西班牙事急准引入 染疫神父獲美試驗藥
法新社報道,世衛疫苗主管貝里(Jean-Marie Okwo-Bele)前日(9日)接受法國電台訪問時透露,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可望於下月展開一款伊波拉疫苗的臨牀測試,他對這款疫苗上市感到樂觀。世衛助理總幹事金尼(Marie-Paule Kieny)亦稱,疫苗可能於下年初廣泛應用。她表示,鑑於情况緊急,世衛可能調低測試要求,只要對小部分人的測試證明疫苗有效及安全,便會批准應用。
金尼今天將主持世衛專家會議,討論直接用未經官方批准新藥治療病人所牽扯出的倫理爭議。她形容,兩名美國人用ZMapp醫治後病情好轉,令人鼓舞,但「壞消息」是ZMapp短期內無法大量生產。
尼日利亞及一些病毒專家日前開腔要求美國向非洲病人提供ZMapp,但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調該藥的安全度仍待科學驗證,供藥時機未成熟。不過,西班牙政府宣布,該國基於法律列明的緊急使用條款,批准引入ZMapp醫治上周四送回國醫治的一名75歲神父,藥物已於前日運抵醫院。院方稱,應病人要求,不會披露其病情。
爆疫源頭:幾內亞男童
該男童住在幾內亞東北部蓋凱杜(Gue'cke'dou)地區,去年12月6日病死,一周後,其媽媽、3歲姊姊與祖母相繼離世。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鄰村兩名居民出席男童祖母葬禮時疑因撫摸屍體把病毒帶回村落。一名醫護人員把病毒帶到另一地方後病發喪命,醫治他的醫生也染疫死亡。
村民撫屍播毒
非洲過往爆發的伊波拉疫情通常在幾個月內消退,而這次至今未能受控,與爆發地點不無關係。《紐約時報》報道,隨着社會現代化,新建道路把非洲許多原本無甚往來的社區連接起來,人們外遊密度亦增加。疫情在衛生部門仍未察覺時已大幅擴散。
幾內亞、塞拉利昂與利比里亞政府對疫情的反應備受抨擊。幾內亞前日宣布暫時封鎖與塞、利兩國接壤的邊界,但後來改口風稱並非關閉所有邊界,而是要採取強制措施阻止民眾秘密過境,遏制疫情。
話你知﹕血液體液傳播 醫院高危
至今無藥醫 潛伏期2至21天
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2至21天,感染者特徵包括突發性發燒、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之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部分患者更會出現內出血和外出血。
手機傳用戶資料上京 小米致歉
推「升級包」補救 有用戶指致死機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現未全面掌握事件資訊,但公署一直關注最新科技的保障私隱情况,會密切關注事件發展。
插SIM卡連網絡 「網路簡訊」無聲啟動
台灣科技網站iThome日前委託科技顧問公司F-Secure,測試小米3及紅米1S兩款型號(分別售1859及999港元),發現即使未有啟用小米雲端程式,只要插入SIM卡連接網絡後,在未有通知用戶下,手機會自動啟動「網路簡訊」功能,將用戶手機號碼、手機序號(IMEI)、國際行動用戶辨識碼(IMSI)等傳送至北京伺服器。
若用戶向聯絡人傳送短訊或以手機通話,手機同樣會將對方手機號碼、IMEI、甚至短訊內容等資料傳送到該伺服器;但用戶不能透過手動關閉有關功能。「網路簡訊」功能是供小米用戶之間作免費短訊之用。
小米:不會主動上傳個人資訊
小米昨經本港facebook專頁發出聲明,稱非常重視事件,昨日發布「OTA升級包」,用戶下載後可關閉「網路簡訊」自動啟動功能。小米稱,非常重視保護用戶私隱,未經用戶允許,不會主動上傳涉及用戶私隱的個人資訊,對造成困擾表示誠摯歉意。
專家批無法手動關傳送功能
F-Secure大中華及韓國區總監李力恆認為,小米用戶不能關閉自動傳送功能,令用戶不能防範,反映手機設計有問題,手機升級後仍有資料外泄可能,呼籲用戶安裝手機保安程式。他又表示,其他智能手機亦同樣會上載用戶資料至伺服器,但最重要仍是要詢問用戶是否同意。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批評小米做法不負責任,要求小米交代已收集多少部手機的資料,並呼籲買家購買手機後,要留意手機的原廠設定。方表示,其實用戶在風險程式內(如WhatsApp、Google Map)的個人資料,有可能循此上傳北京伺服器。
WhatsApp對話內容可被上傳
不過,不少用戶昨在網絡留言稱,手機升級後令部分程式,如瀏覽器、音樂程式等不能應用。旺角先達廣場G-World Mobile負責人劉志剛說,有小米用家昨升級後更令手機立即死機,認為目前升級程式未完善,呼籲用戶在小米完善程式後才升級。
三人組:不幻想「倒林」通過 只盼會長慎言
律師會周四表決不信任動議
3天獲逾200會員聯署支持
林新強6月就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表態,認為白皮書內容毋損司法獨立及一國兩制,林其後於電台節目再拋出共產黨「很偉大」的言論,在律師會內引起不少迴響。任建峰等隨即發起聯署,要求召開特別會員大會,由起草至遞交信件,3天收集到200多名會員聯署支持,較召開會議要求高4倍,而較不活躍的金融界、投資銀行律師亦相繼響應,叫他們始料不及。
吳少雲:中聯辦出手對付 我們已贏了
不過,更叫他們感意外的事發生。「兩個月前沒想過這些事也要中聯辦幫手」,蔡家玲說,沒想過律師會「一樁小事」也會變得政治化,她說自己是憑良心做事,沒感到政治壓力,不過有不少同業向她說,收到自稱中聯辦官員電話,了解其投票取向。
吳少雲稱,對不信任林新強的議案獲通過不感樂觀,自嘲三人只是以卵擊石的「三傻」,「但若對方要動員這樣的力量去對付我們三個傻瓜,其實我們已贏了」。
蔡家玲促取消「授權票」制度
律師會上次啟動特別會員大會要數到2004年,當時因不滿理事處理專業彌償基金不善,要求罷免時任會長葉成慶和4名理事會成員,議案最終被否決。10年後,周四再有特別大會向會長提出不信任動議,蔡家玲說,過往律師會動議中,沒有一次的結果不是受「授權票」左右。她稱「今次是大是大非問題」,呼籲會員踴躍投票,又指長遠來說,他們希望可以引入「郵寄投票」,取消「授權票」制度,以體現保密投票的精神。蔡表示,近10年來,不少專業團體亦已取消「授權票」,但事涉修改會章,要達至改革仍有漫漫長路。
發起聯署至今快兩個月,林新強上周發表公開信回應,稱若神仙讓他再說一次,他會說得更好。蔡家玲同樣回應說﹕「讓我再做一次也是這樣做,因這個時空是要做這些事。」這三個「傻瓜」打趣,自己「無事找來搞,但唔搞唔得」,雖然不信任動議周四才開始,但已有不少會員向他們查詢後續行動。任建峰形容,這兩個月猶如在跑馬拉松,笑言周四之後要先休息,至於後續如何,容後再議。
明報記者 梁卓怡
林新強拒受訪 稱會議屬內務
今入稟告《蘋果》誹謗
另外,林新強今天將入稟,就《蘋果日報》對其誹謗行為正式提出訴訟,稱《蘋果日報》8月1日頭版報道「市建局$1租金地舖營運梁粉基地 林新強年搵千萬」及相關報道有損其個人聲譽,並要求賠償。
中小行律師:上司要求交授權票
任事務律師逾10年的Amy(化名)說,其公司並非中資背景,但估計有七至八成生意來自內地。她說上司得知她是「熱血青年」,一天忽然向她表示,不會阻止員工遊行示威,但話鋒一轉便跟她談到授權票,「我也早有準備,跟老闆說授權票早已交同學處理」,誰知上司着她撤銷授權票,正當Amy打算以工作繁忙為由推卻,上司「苦口婆心」跟她說中資客戶會以授權票數目「點人頭」,着她為「仕途」着想,上司還早做足資料蒐集,「轉個頭還教我應怎樣revoke(撤銷)」。
後悔不投票 讓林當會長
Amy說,最後也沒有向上司交出授權票,「上一次就是交出了授權票,最終林新強做了會長,現在非常後悔沒有投票」。對於林新強上周再發公開信,Amy閱畢信件後,認為林新強「更加不值得做主席」。她嘆言,事務律師工作繁重,「我們從來也沒有想過出席AGM(會員大會)、EGM(特別會員大會),直至林新強出現」。
嘉美雞農場 再死700雞
共死2000隻 初步排除禽流感
嘉美雞表示,由於上周下大雨及打雷,致上周三晚雞場突然跳掣停電逾12小時,雞隻「焗親」不適,抵抗力下降而被病毒感染死亡。有專家稱,傳染病有潛伏期,再有雞死亡並不出奇,而雞隻死因需解剖確認,但初步結果顯示非禽流感,市民毋須太擔心。漁護署今日將到雞場視察場內設施,檢驗雞隻健康及接種疫苗情况。
稱雞疑因停電逾12小時焗病
嘉美雞董事鄭展強昨到涉事雞場視察,他稱上周三晚突然停電,職員翌日才發現雞場風扇及抽氣系統停止運作,令場內近萬隻約30至50日大的雞被「焗」超過12小時,估計場內溫度超過攝氏40度,料因此令牠們不適,抵抗力下降而染病。
鄭展強稱,漁護署周六點算死亡雞隻達1300隻,昨日已增加700隻,總數共2000隻,工作人員已逐一清理,又聲稱昨視察後發現場內餘下6000至7000隻雞情况穩定。
死雞曾接種「新城病」疫苗
對於有指雞隻或因感染「新城病」死亡,鄭展強表示,已向場主查詢,確認雞有接種「新城病」疫苗,實際死因仍待漁護署公布,又指昨接獲40至50個市民或食肆查詢,暫未有食肆停買。
鄭展強稱,涉事雞隻約30至50日大,原定於一至兩個月後、即養足95日銷售。他稱旗下有7個雞場,今次是其中一個雞場出事,料對供應影響不大,亦不會因此加價。他稱嘉美雞批發價上周五起由每斤40元加至47元,但與事件無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涉事雞或感染傳染病,而傳染病一般有潛伏期,或部分雞「先中招」,故昨陸續再有雞發病死亡並不出奇。他稱,現時快速測試結果顯示非感染禽流感,市民暫毋須太擔心。他稱,解剖雞可確定死因,因傳染病與環境因素如高溫引致死亡的病理完全不同。
牛池灣雞販馬平龍表示,昨仍如常訂購10隻嘉美雞,有市民查詢死雞情况,但未有影響生意。
民主黨:一定不會「袋住先」
集思會認同抗爭談判「兩條腿走路」
據悉,會上各人對目前政治形勢分析有較多爭論。有人認為民主黨應以強硬姿態應對,在8月底人大常委就政改作出決定前,應作出更多抗爭行動,但亦有溫和成員主張對話,認為應先爭取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會面。會上各人都對政改形勢感悲觀,認同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準備佔中抗爭,一方面爭取機會談判。
中委不認同狄志遠意見
早前與建制派人士一同參加「尋求共識實現普選」聯署的民主黨員羅致光昨在一個節目上表示,如果中央提出的政改方案無不合理限制,他願意「袋住先」(見另稿)。劉慧卿在集思會後重申,要求中央給予港人一個可讓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的普選制度,「不是一人一票就等於有普選,朝鮮都是一人一票」。劉又說如果方案沒有公民提名,但符國際標準,就會由佔中舉行第二次公投,交由市民決定。
黨員狄志遠日前批評民主黨「兩面不是人」,劉慧卿指第一次聽到有關意見,「他無乜出席我們會議」,又說中委不太認同狄的意見,籲狄有機會可返民主黨交流。
不聯署 免以為可讓步
對於有中常委參加跨黨派政改聯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認為,他們的出發點或想建立良好動機,但擔心以民主黨名義參加聯署會給予市民錯覺,認為普選是可以讓步。劉慧卿指會上無人提及要紀律處分參加聯署的黨員,但中委認同日後應小心處理這類聯署。
劉慧卿表示,民主黨不會強迫黨友佔中,指會一直配合佔中三子的行動,也理解有個別黨友會參加民陣或學聯的抗爭行動。她說見不到年輕黨員等不及要趕住佔中,認為大家都是團結的。副主席羅健熙相信,如果人大決定否決公民提名,會有不少黨友參加其他團體的抗命行動。
羅致光有條件接受「袋住先」
須符基本法人權法且合理
羅致光昨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說,即使方案在提名程序甚至提名委員會,還有很多地方要「優化」同改善也好,只要符合上述基本條件,他會向市民或民主黨推薦接受方案,「不過如果連這些條件都不符合的話,相信難度是非常之高」。
羅致光認為,選舉無不合理限制,意即給予不同光譜人士有機會參選。他舉例,過往兩屆特首選舉的八分之一參選門檻下,都有泛民參與,但如2017年泛民連參選機會都沒有,就是不合理。
被問及他個人在政改方面的底線,他說如果提名委員會有很大幅度民主化,甚至好像某些方案般,可以全民參與選提名委員會的話,那提名門檻高一些,他相信沒什麼問題。他擔心,如人大常委8月底的議決是沒有空間的話,社會的撕裂會更大,認為如在這個多兩星期能給予北京信息,雙方尚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指佔中非激進
羅致光又希望人大常委的決議能夠釋出善意,如果提出香港人不接受的方案,他會維持原有「佔中」的決定。
他認為,雖然佔中沒有實質的作用,亦相信行動本身不會令中央或令港府改變主意,但到時市民「要有情緒表達」。他又說,和平佔中、公民抗命,是帶動社會討論聚焦的運動,並不認為是激進行為。
另外,泛民立法會議員已提出跟京官會面,但泛民「飯盒會」召集人馮檢基說,至上周五仍未收到對方通知會面安排。
他指已兩度向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查詢進度,「唔會再追問,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見就見,唔見就算!」
過半提名門檻 京官稱難退讓
政界消息指出,雖然各方人士期望人大就政改的決定不要寫得太死,令泛民與中央仍有空間商談,但聞說京官至今態度仍強硬,包括特首候選人的出閘門檻須取得過半數提名委員提名,而不可能沿用過去選委會八分之一的入閘門檻。因在中央眼中,已涉及如何演繹《基本法》的問題。
京怕選出「港版陳水扁」
政界中人分析,京官在研判本港政治形勢時,會擔心香港爭論各項問題沒完沒了。即使在全民投票中有逾70萬人支持公民提名,也會被解讀成70萬市民支持違反《基本法》的方案。在普選問題上,中央擔心會選出一個反中央的人,因一人一票的選舉,結果不能預計,而落實普選後,香港每隔數年便要面對選舉,可能將不同問題、矛盾放大,所以京官擔心會否選出「港版陳水扁」。
陳婉嫻聯署 工聯會:立場一致
不過,本港政壇中的中間派人士,近日希望能力挽狂瀾,包括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早前與30多名建制和泛民人士參與「尋求共識實現普選」聯署,呼籲社會理性討論政改。身兼「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人的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認為,陳婉嫻以個人身分參加聯署,聯署內容亦與大聯盟立場一致,希望製造和平氣氛討論政改。
反佔中逾120萬人簽名
另外,反佔中大聯盟周日將舉辦遊行,有團體以旅行團名義組織市民參加,吳秋北說或有市民認為只參加遊行「可能不是太划算」;市民山長水遠參加遊行,可能有車費負擔,所以鼓勵有交通安排,認為這不算利誘,吳秋北估計當日將有8萬至9萬人參與。參與大聯盟的「幫港出聲」昨晚公布,反佔中簽名人數突破120萬大關。大聯盟又重申,不容派錢請人遊行,呼籲如有發現,就揭發事件。
明報記者
自由市場香港 吸引競委會候任CEO
加國移民後代 懂粵語
胡紅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Stanley Wong上幾代已移民加拿大。他在加拿大出生,所用語言以英文為主,會說廣東話但不懂中文。他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和法律學位,在加拿大自組律師事務所,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歐盟等競爭事務機構、法庭和審裁處提供顧問服務,同時為中國競爭事務機構提供技術支援。胡紅玉指他來港出任競委會行政總裁後,便不會再為其他國家的競爭事務機構提供顧問服務。
她說,Stanley Wong下月到任後會參與《競爭條例》執法指引的諮詢工作。由於競委會明年會接受投訴,他必須為調查程序做準備,而教育推廣則是競委會的核心項目,故這兩項工作會一齊進行。
由於競爭法頗複雜,一般中小企不易掌握,容易誤墮法網,若管理層全是外國人,在教育和推廣上可能會出現語言、文化障礙。胡紅玉坦言,本港欠缺熟悉競爭事務的專才,因此競委會4至5位管理層包括行政總裁Stanley Wong,都在加拿大、澳洲等地招攬。
下月上任 工作調查教育並重
她說,香港中小企佔98%,情况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相若,而澳洲中小企所遇到競爭問題,與香港所遇的問題大同小異,Stanley Wong定有能力應付。胡又指很多公司屬跨國企業,競委會的外國專家擁有國際網絡,與歐盟有聯繫。若跨國公司在歐洲或美國已被人調查,競委會的外國專家也會掌握,有利在港調查。
胡紅玉指出,競委會也在本地聘請了一批專業人才,包括律師、經濟師,以及來自廉政公署和證監等執法機構的人員。
為了減少語言、文化的障礙,外地專才與本地精英出外推行教育和宣傳時,可以行「孖咇」配搭,互補不足。她指這批「外援」入職之前均知道,除了協助競委會發展外,還要肩負培訓本地人才之責。
明報記者 談誦言
國際老行尊推介人選名單
獵頭公司在大批推介名單中,篩選剩6至9人。競委會通過視像會議,再在這6至9人中,篩選出最後3名候選人,並邀請3人來港面試,最後選出Stanley Wong。
聘得業界翹楚 胡紅玉稱慶幸
胡紅玉說,Stanley Wong獲委任一事,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轄下一份專報道競爭事務的刊物PaRR率先披露,競委會唯有提早對外公布此事。對於競委會能聘請這位業界翹楚,她說是深慶得人。
Stanley Wong是競爭法專家,擁有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以及多倫多大學法學士學位。
2006年他曾獲委任為愛爾蘭競爭事務局委員,在任5年負責民事個案的執法工作。
將領古墳地擬建公營屋
位於錦田南 環團倡保育
規劃署稱會再諮詢
有城規會前委員認為,錦田南發展計劃處於規劃階段,應及早詳細評估,研究是否具保育價值,否則到規劃後期引發爭議,可能拖累計劃上馬時間。
規劃署表示,已參考古蹟辦的資料,所有法定古蹟和已獲評級的歷史建築會得到保存,在制訂詳細設計和進行發展前,會再諮詢古蹟辦。當錦田南及八鄉用地檢討尚未進入法定規劃程序,政府會考慮收到的意見,從而制訂分區大綱圖的修訂建議,交城規會審議時,亦會按法定程序刊憲及諮詢地區及公眾人士。
政府今年4月公布佔地152公頃的錦田南及八鄉一帶發展計劃,選出14幅具發展潛力的住宅用地,可提供合共3.37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比例各佔一半,容納近9.3萬人口。14幅地皮中,有5幅擬興建公營房屋,長春社發現,其中一幅位於錦莆路旁的土地,隱藏了一個私人墓園,內裏約有10個大小不一的墓,周圍長滿雜草,墓地四周被鐵絲網包圍。
規劃文件沒列墓地資料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說,墓群中有一個「主墳」,墓碑上刻了「故協威將軍冠南府君之墓」,「冠南」是清末民初舊桂系軍人沈鴻英使用的名字,認為該墓地埋葬了一代梟雄,具保育價值,但翻查規劃署今年4月向城規會提交的50頁文件,當中考古部分未有提及該片墓地,擔心為建屋遭逼遷。
多個環團上月底與規劃署開會,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引述官員稱,錦田南發展計劃的初步技術評估,發展範圍內共有21項古蹟或歷史建築,但沒有沈鴻英墓地的資料。
專家倡評估歷史價值
城規會前成員吳祖南認為,計劃尚在規劃階段,若發現大片私人墓地,應評估其歷史價值,以決定是否保留。若評估結果認為墓地值得保留,有可能要修改建屋單位量;若認為可移除墓地,亦要及早與地主商討解決方案,否則到規劃後期才引發保育爭拗,可能拖累計劃延誤。
對於政府擬將計劃「斬件」提交城規會審批,吳祖南認為反映了規劃困難,例如新界東北規劃期逾10年仍未上馬,若錦田南計劃透過傳統模式諮詢公眾,至少需時3、4年,再做1年環評,最快5年後才可動工。但「斬件」上馬可能會忽略交通基建及社區設施,不及進行整體策略研究全面。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沈鴻英流亡香港 逢吉鄉建上將府
曾為博愛董事局主席
但沈氏背叛孫文,北洋政府於1916年及1922年分別委任沈鴻英為廣東督軍及協威將軍,但最終於1925年被國民黨首領白崇禧及李宗仁擊敗,於1926年流亡至香港,在逢吉鄉興建上將府,並於1934年出任博愛醫院的董事局主席。
1948年遷墓至錦田南
沈鴻英去世年份有不同說法,但長春社發現,根據沈的墓碑,他是死於甲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換算後沈鴻英死於1935年1月28日,1948年墓地遷至錦田南,至今66年,幕園內還有多個較小墓碑。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由沈鴻英所建、位於逢吉鄉的上將府,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但沈氏位於錦田南的墓卻不受保護,認為政府應制訂保育方案,不應賠償了事。
政府錦田南建屋 27公頃農地消失
政府稱會與農戶保持溝通
吳希文表示,政府銳意開發新界土地建屋,農地不斷遭蠶食,錦田南受影響的27公頃農地,集中在發展區的核心地帶,將來會興建公私營住宅,而獲保留的農地,則分散於發展區南部,位於西鐵八鄉車廠兩旁。規劃署表示,政府會與受影響的農戶保持溝通,並按現時政策協助受影響的真正務農者,在其他地方繼續耕作。
長春社指環評數據過時
環境評估方面,政府表示會保留區內具保育和生態價值的濕地、荒廢的河曲和林地,錦上路站及八鄉維修中心和公共房屋用地將設立由東至西的生態走廊,使鳥類飛行路線不受阻擋。但吳希文引述規劃署官員稱,評估於2009年進行,數據已過時,認為政府應就整體計劃做正式的環境影響評估。規劃署表示,政府已就錦田南發展進行了環境、生態、交通、污水、通風、文物等概括的技術評估,並制定紓緩措施,將來落實發展項目時,須按照環評條例要求進行環評。
周一嶽﹕保障「事實婚姻」 可包同性伴侶
享配偶僱員福利 非鼓吹同性婚姻
長年同居 無註冊亦受保障
現有的《性別歧視條例》基於婚姻狀况(如已婚或離婚等)提供保障。為避免差別待遇,平機會遂建議列明「事實婚姻」關係,即兩人無正式結婚但「如婚姻關係般共同生活」,亦應受保障。周一嶽指出,現時本港不少伴侶維持長年同居關係,雖無註冊結婚,生活與夫妻無異甚至生育下一代,「而現時本港不容許同性婚姻,相信不少同性伴侶也是如此生活」。
他明言,修訂建議可「接受同性事實婚姻」關係,包括現時僱主向已婚僱員的配偶提供之醫療、住宿及其他津貼等福利,應同時涵蓋處於事實婚姻關係的伴侶,亦即可延伸至同性伴侶。同時,諮詢建議在《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下,將「家庭崗位」改為「家庭責任」一詞,此改動令事實婚姻關係者,在照顧伴侶的直系親屬時免被歧視;周又認為,不論異性或同性關係同樣受保障。
周一嶽舉例,澳洲至今未曾承認合法的同性婚姻,但在事實婚姻範圍下仍有保障同性關係,而本港的《家暴條例》的保障範圍亦包含同性關係。至於建議會否被視作為同性婚姻「鋪路」;周一嶽重申,今次的修訂建議非針對同性關係,平機會對同性婚姻「未有立場」,暫時應先研究性傾向歧視的議題,亦明白同性婚姻爭議較大,但認為「這是國際趨勢,未來也不能不理會」。
大愛同盟﹕出櫃有顧慮 未必受惠
但他認同,修訂建議如《種族歧視條例》(見另稿)的爭議較大,「不敢」說在3年任期內可完成修訂。
現時澳洲的事實婚姻關係會以關係長短、同居性質、財務安排及公共名聲等層面定義。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認為,無論是同性或異性關係,條例修訂前必須釐清事實婚姻的定義,例如職前申報、同居年期等細項,否則會令僱主感到模稜兩可,也見不公。他指現有對僱員配偶提供福利的通常是大企業,對象以中高層僱員較多,福利是預算開支之一,修例若通過未必有大影響。
明光社﹕破壞婚姻制度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則稱,無法接受修訂的事實婚姻關係,認為受眾無論異性或同性,都是不尊重並破壞婚姻制度。大愛同盟總幹事梁兆輝認為修訂建議是「行前一步」,但不少同志在職場都不願透露自身性傾向,怕上司或同事不接受,即使條例通過也未必受保障,認為《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刻不容緩。
明報記者 錢瑋琪
福利「永久居民優先」
政府有理據不當歧視
見隨街便溺要糾正
周一嶽表示,平機會由2009年至今接獲400宗涉及新移民或內地旅客查詢,當中有三成來自過去18個月,認為類似查詢在「蝗蟲論」等中港矛盾愈炒愈熱的情况下有所增長,情况令人關注。周指出,今次條例檢討主要是針對新移民,例如在求職時因帶有口音而遭拒絕,或出現同工不同酬的較差待遇。周指出,修訂條例的建議不能化解中港矛盾,只能「劃清底線」,但認同如旅客在港鐵便溺等行為,是「不文明、不健康、不衛生」,港人未必需要容忍,亦應糾正甚至譴責。
殘廁放雜物 將來或違例
周一嶽坦言,在眾多歧視條例檢討方案之中,最希望能通過上述立法,尤其過往接獲不少投訴,包括有酒樓將殘疾人士專用洗手間變成「士多房」,致輪椅人士無法使用,過往無法規管,期望藉着條例,可以令殘疾人士有更大保障。
他續指出,不少公眾設施都有此類障礙,在職場上亦有僱主刻意針對殘疾人士的弱點,要求他們完成難以進行的工作,例如有聽障者應徵珠寶設計師,被指無法透過電話向客戶解釋作品等情况,令他們失去工作機會。甚至在公務員體制內,亦有調職或升遷因此受阻的案例,包括僱主未能提供較大的空間予輪椅使用者。
貨船撞跛吊機 工人被困半空
泊岸失控 吊機「拗柴」出軌
現場為葵涌貨櫃碼頭8號西碼頭,昨凌晨1時許兩名吊機操作員黃×成(39歲)與張×雄(41歲)在一部岸邊吊機上工作,一艘貨櫃船泊岸時意外撞向吊機,吊機其中一個支架的輪胎脫離軌道,支架屈曲,吊機即時斷電停機,黃、張一時被困離地50米高的吊機駕駛室內,張某隨後自行爬回安全位置,黃某則由同事協助,爬到安全地方脫險。
8號碼頭由亞洲貨櫃碼頭公司(ACT)管理,ACT發言人表示,昨凌晨1時23分,一艘中遠運輸公司的貨櫃船駛向碼頭之際,撞到一部岸邊吊機,令吊機損毁要暫停操作待修,但無影響碼頭運作,事故中亦無人受傷,事故原因則仍在調查中。
碰撞吊機的貨櫃船事後停泊在貨櫃碼頭邊,水警輪駛近調查。
工會指罕見 疑領航溝通不善
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洪俊毅指出,貨櫃船泊岸程序繁複,正常情况下必定要在離岸遠距離已減速慢行,不至猛撞碼頭邊,形容今次事件十分罕見,「貨櫃船和吊機都費用高昂,碼頭公司絕無理由如此鹵莽!」他引述熟知碼頭邊操作的工友估計,相信是俗稱「帶水」的船上領航員與大偈的溝通出問題,導致船舶錯誤高速駛入碼頭,但強調由於目擊事發經過的工人不多,暫對實况所知不多。他又認為,今次意外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吊機未有因碰撞而整座塌下,否則除傷及吊機操作員,連樓下的碼頭工人亦勢將景况堪虞。
另外,上述意外個多小時後,貨櫃碼頭內再發生另一宗車禍,昨凌晨2時48分,一輛客貨車在碼頭內準備掉頭之際,譚姓司機(36歲)疑未有留意車旁有人,車身側鏡撞及52歲男碼頭工人梁×元,梁倒地擦傷手部,輕傷送瑪嘉烈醫院治理,已無大礙。
碰撞吊機的貨櫃船事後停泊在貨櫃碼頭邊,水警輪駛近調查。
賊推歪「天眼」 連爆沙田兩屋
共失3.4萬財物 兩女戶主追查賊蹤
現場為沙田徑口路23號桃花源三期兩個地下單位,兩名被偷走財物的女戶主稱,事後心有不甘,曾到山坡位置追查賊人潛入路線,在山坡找到深色衣物,懷疑屬賊人遺下,即再報警求助,又到管理處翻看閉路電視片段。兩女認為屋苑保安有改善空間,表示稍後會透過業主立案法團要求警方加強巡邏。
事發昨晨7時許,李姓男戶主(46歲)返回寓所時,發現窗戶被打開,屋內有搜掠痕迹,點算後發現兩部總值約1.9萬元的手提電腦不翼而飛。另一單位的陳姓男戶主(60歲)亦發現其單位窗戶被打開,安裝其上的蚊網亦被拆下,經點算後,發現失去了約500元現金及一隻約值1.5萬元的手表。
警方翻看閉路電視片段後,相信一名男子沿後山山路爬過圍欄,闖入屋苑範圍徘徊,先拆下閉路電視護蓋棄於路邊,再將鏡頭推高,然後撬窗入屋犯案。涉案疑男身高約1.6米,中等身材,案發時穿長袖上衣及長褲,戴帽及帶有背包,案件交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1隊跟進。
私家車撞花槽 司機稱避狗
南亞漢遭皮帶鞭頭打劫
穆罕默德清醒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理,警方正追緝一名年約30歲南亞裔男子,案發時穿黑色上衣及長褲,案件列行劫,交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9隊跟進。
非法傾倒3000投訴 檢控僅173宗
區議員斥執法不力 如公帑貼回收商
葵都大廈對開的垃圾站外,食環署設指示牌「請勿在此倒垃圾、廢物及泥頭,違例者可遭檢控」。食環署表示,2012至今年6月,接獲5宗在上址棄置大型雜物及建築廢料投訴,但未能檢控。他們近日已在不同時段突擊巡查,惟沒有發現非法傾倒家居廢物。
環保署食環﹕巡查無發現
署方強調,任何人非法在公眾地方棄置垃圾,最高可罰款2.5萬元及監禁6個月,另署方可向違例者發出15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環保署表示,關注非法棄置廢物情况,2013年至今在上址巡查20次,包括在晚間垃圾站停止運作後突擊巡查,最近兩次在6月及7月中的黃昏、晚間,未截獲非法棄置廢物的人。
傾倒廢物貨車印「環保回收」字樣
陳先生約兩年前搬入葵都大廈,發現經常有貨車、小型貨車趁食環署職員下班後,於晚上至深夜前往對開的垃圾站外傾倒廢物,當中包括大量拆建廢物,即木板等廢料,部分貨車上印有「環保回收」字樣。他質疑署方執法不力,因晚間傾倒垃圾造成噪音,令他無法入睡,現已搬離該處。
區議員促裝閉路電視加強執法
本報於7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到該處觀察,當晚垃圾站外堆積大量石屎碎片、磚塊、電線、透明膠套等垃圾。至24日凌晨1時,本報發現一輛玻璃工程公司的客貨車駛至,掉下一塊破璃,該司機稱,因「人人都在這裏丟垃圾」而仿效。葵青區議員尹兆堅質疑有裝修公司看準食環署不執法,在該處棄置垃圾,再由食環署清理,猶如以公帑補貼回收或裝修公司倒垃圾。他促請署方在垃圾站加裝閉路電視加強執法。葵青區議員徐生雄質疑,署方職員明知有人違法,仍然執法不力。對於有區議員建議在垃圾站裝閉路電視,環保署及食環署稱,會與相關部門商討可行方法。
護士海外取經 學細處關懷病人
聯合醫院懷安科資深護師張嘉琪一直從事善終工作,負責照顧走到生命盡頭的病人。她於去年1月至2月到台灣花蓮慈濟綜合醫院紓緩科訓練,發現當地紓緩科用上大量另類療法,如香薰按摩,雖然未必對病情有幫助,但可作為溝通媒介,讓醫護和病人關係更緊密。
另類療法無實效但助溝通
她指出,接受訓練期間曾遇到一名乳癌女病人,因淋巴阻塞令右手嚴重水腫,不願讓人看見右手,並因為自感美麗不再而情緒低落,又不願與人接觸。張指當地護士嘗試用多種方法令她消腫,如香薰推拿、以紗布包裹右手等,雖然未見效用,但病人感到關注,心理上亦紓緩,願意讓他人觸碰手臂。她說,該病人令她明白,即使本港公營醫院未必能花很多時間照顧病人,但只要踏出第一步,病人亦能感受醫護的關心。她說,本港年輕護士較害怕言語上不小心傷害對方,和病人接觸時顯得猶豫,她回港後便着手加強年輕護士訓練,讓病房充滿關懷文化。
醫管局總護士長李惠兒表示,計劃自2009年開始,最初每年只有數十人能赴外地受訓,近年計劃規模擴大至每年過百人,前往受訓的護士皆會獲得機票、住宿等資助。
環保海鮮九成受訪者不識
世界自然基金會早前訂立「海鮮選擇指引」,訂出「建議食用」、「想清楚再食用」及「避免食用」3類海鮮,避免食用捕獲或養殖會對生態破壞較大的海鮮。
出席此調查活動的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研項目助理經理冼映彤表示,對結果不感意外,環保海鮮的概念對巿民尚新。她建議,購買貼有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標籤的海產,另外海鮮所含的營養素Omega-3,亦可從亞麻籽,堅果中攝取。現場多名家長受訪時,皆未有聽聞上述分類,在街市選購海鮮時均無意欲詢問來源地,主要考慮海產是否新鮮。
港青快樂度亞洲尾三
唔開心主因:財務負債減薪
台灣寧夏並列第一
調查發現,本港青少年主要因為「財務負債」同「減薪」兩個因素導致唔開心,分別為15%及11%;至於日本人最多因為「與人爭執」同「患病」導致不快樂,台灣人則較擔心收入同人際關係問題。
家庭融洽最令港青快樂
咁點先令人開心?調查發現,本港青少年認為「家庭融洽」係快樂嘅最大因素,佔20%;其次係「身體健康」同「增加收入」。負責調查嘅浩洋青年商會話,調查響起社會對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嘅警鐘,建議政府除咗保持經濟發展外,亦要花資源教育市民促進人際關係,提供社會向上流動機會,令市民安居樂業,減少壓力。
超級月亮處處見
錯過咗嘅朋友,就要等到中秋節(9月8日)先可以再見到滿月,不過就無噚晚咁震撼喇。
發展局古樹選舉 投票可中獎
唔少古樹亦為社區提供優美景觀,陳茂波特別提到喺尖沙嘴彌敦道兩旁、由細葉榕組成嘅綠色走廊;以及海防道嘅樟樹群等,均為市民提供大片綠蔭。佢話希望市民踴躍參與投票,以肯定古樹名木嘅獨有價值,仲話投票時可以豐富市民對本港環境嘅認識。
古樹名木分4組
今次選舉中嘅古樹名木會分為「形態出眾」、「植物學及生態價值」、「歷史及文化意義」、「景觀貢獻」4個類別,每個組別頭3名票數最多嘅古樹名木,將獲選為「最喜愛的古樹名木」。
市民只要參與網上投票,都有機會中獎,獲得1000元購物禮券同證書一張,名額20個;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trees.gov.hk/treescontest)。
啟德公園留跑道痕迹
黃黑棋盤格 紙飛機座位
為咗讓市民可以懷念前啟德機場嘅光輝歷史,公園仲加入介紹舊機場歷史嘅「啟德歷史軸」同紙飛機形狀座位,有珍貴嘅歷史圖片。公園仲有一個面積約有20個籃球場嘅大型草坪,啱晒假日一家大細去野餐,九龍灣德福花園每日都有專線小巴往返,而喺假日牛頭角及觀塘港鐵站仲新增咗一條假日專線去郵輪碼頭𠻹。
民安隊招非華語生 女團員可戴頭巾
巴裔生加入 擴圈子感開心
民安隊少年團參事謝錦源話,由於非華語學生普遍較內向,所以佢哋主動接觸學校,期望幫助非華語學生衝破隔膜融入社群。為咗尊重唔同宗教對服飾嘅要求,少年團會微調制服;每星期少年團會集訓一次,內容包括步操、繩結、攀山、急救技巧、升掛國旗區旗等。
喺香港土生土長嘅巴基斯坦裔學生夏珍妮話,中一時已經好想加入制服團隊,但因為爸爸擔心制服團隊唔准囡囡戴頭巾,所以反對,直至5月民安隊招募佢加入,終於得償所願,亦令佢有更多機會接觸講中文嘅同學仔,擴闊咗社交圈子,令佢好開心。
Tags:
10.數廣文字性新聞報道